不讲公式讲认知,这14本经济学书籍打开你的格局
经济学早已成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学科,大到国际趋势的乾坤变迁,小到日常生活的收入支出,经济学与社会之网紧密地编织在一起,国家的建设离不开宏观经济的规划,我们的生存离不开物质财富的产出,经济学思维方式更是不知不觉间便渗透进了每日的行为和交谈中。
然而,若是提到“经济学”这一学科,不少人的第一反应却是艰深的理论、复杂的公式、枯燥的算法,多数学习“经济学”的人也只将目光限定于理财功用上,而非认知逻辑层面。其实,经济学本质上研究的是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对于普通人而言,学习经济学能让我们在观察世界时多一种角度,在分配资源时多一点依据,在看待现象时多一点理性,本该是有趣又有益的。
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曾说,“在经济学中,大多数人总是错的”。走进经济学名师大家们的研究著作中,你会发现,经济学的内涵竟也如此丰富多样。
林毅夫教授把经济学定义为一门选择的学问,除了经济本身,更能帮你在各种处境下做出最优选;薛兆丰教授主张经济学所长并不在于改造“世界”,却在于改造每个人的“世界观”;张维迎教授将主流经济学中的博弈论用于分析社会问题,带领我们在博弈论中感受合作的深刻价值;行为经济学更是交叉运用了社会学、心理学和行为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还原现实生活中非理性的、有情感的、受喜怒哀乐支配的“有血有肉”的人,探究主导我们消费的真实原因。
为此,小北精选了今天的这份书单,相信无论是专业读者,还是大众读者,只要是对社会问题有好奇,都可从中获益匪浅,体会到经济学原本的魅力。
01
《解读中国经济》
作者:林毅夫
《解读中国经济》是解读中国经济之作,总结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改革活动的经验,提出了一个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一般理论,并以此理论分析中国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各项成就,面临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探讨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书中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实例,系统地回顾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与改革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
面对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新形势下的新变化,新版新增了在新常态下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探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文化复兴的深刻内涵,并对中美贸易摩擦、“一带一路”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热点问题进行了透彻的解读。
02
《经济学原理(第8版)》
作者: [美] N.格里高利·曼昆
译者: 梁小民 / 梁砾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国内外市场上广受欢迎的经济学经典教材之一,分为“宏观经济学分册”和“微观经济学分册”。与同类书相比,本书的特点在于,更多地强调经济学原理的应用和思维方式的培养,而不是经济学模型。书中包含了大量贴近生活的案例研究和政策讨论。第8版更新了全书中的数据、习题及案例,并新增了“专家看法”等专栏。
此外,第8版还配套了英文版的MindTap在线学习平台,内容包括互动电子书、视频导读、视频讲解、学习指南、在线测试题、拓展阅读等丰富的学习资源。
03
《世界经济千年史(精校本)》
作者: [英] 安格斯·麦迪森
译者: 伍晓鹰 / 许春樵 / 叶燕斐 / 施发启
《世界经济千年史》是在长期经济增长领域享有盛名的学者安格斯•麦迪森的代表作,也是计量经济史研究领域的里程碑式著作。它在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下,以一个地缘政治的视角审视经济利益如何推动制度改进,进而惠及人类长期增长,同时以系统性的计量考察为基础,辅以有说服力的案例,挑战、评价和重建一些影响深远的定性分析假说。
在本书中,麦迪森对迄今为止各国学者在各个有关历史研究领域中发掘出来的各种数据和资料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诠释和分析(全部数据收入本书的姊妹篇《世界经济千年统计》一书中)。在此基础上,他从人口、资源、技术进步、知识积累以及以市场为核心的制度建设的角度,对人类社会过去两千年经济增长的原因进行了新的探讨,也对经济发展阶段进行了重新划分。
本书的问世是长期经济增长研究和计量经济史研究领域的里程碑事件。本书不仅成为全球众多经济、政治和历史学者的案头书,也作为有说服力的观点和数据的来源,在有关长期经济增长和人类命运的重大辩题中被反复引用。它已经成为记录过去两千年人类发展轨迹的重要参考书和指导手册。
04
《代谢增长论》
作者:陈平
经济复杂性研究是在物理、生物等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上,理解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探索定量观察和建模的经济科学。本书是“经济复杂性基础研究系列”的第一卷。全书尝试以新的非平衡态物理学的方法,从生态学的逻辑斯蒂小波出发,从技术进步作为根本动力来重构经济发展演化的理论,重构微观、产业和宏观经济增长的基础。本书全面挑战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主要发现,并构筑了一个可用于解释中国40年增长和发展经验的演化经济学框架,是有志于研究经济学理论及经济学方法论的学者的必备参考书。
05
《经济学通识(第二版)》
作者:薛兆丰
《经济学通识》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薛兆丰教授的一部自选集,他从自己10多年写作的文章中,精选出98篇。就像他所说的:“想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支持者,或真正的自由主义支持者,你绕不开这本书所讨论的每一个议题。”
读这本书,你会产生一种随时颠覆认知的冲击感。
◆ 你将逐渐学会,把“愿望”和“结果”分开来衡量;
◆ 你知道不仅要看“局部”,而且还要看“全部”;
◆ 你不仅能看见“别人看得见的”,还能看见“别人所看不见的”;
◆ 你会发现“事实是什么”比“别人怎么形容”更重要;
◆ 你还会觉得不少过去看来理所当然的因果关系原来颠倒过来才对。
改造“世界”,非经济学所长;但改造“世界观”,却是经济学的强项。阅读本书的后果,就是“世界观”的转变。
06
《博弈与社会》
作者:张维迎
转型时期,面临怎样的博弈困局?
社会失范,其本质和根源在哪里?
和谐社会,如何追求共同的幸福?
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的《博弈与社会》,初次超经济学的视角,将博弈的方法延伸到政治、社会、法律乃至文化领域,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社会秩序理论。这也是作者初次从人类社会合作的更高层面,全面深入地思考和探索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博弈困境与改革出路。
《博弈与社会》中用博弈理论为各种社会现象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内容囊括了商业定价模式、拍卖模式、市场经济制度、宪政民主、婚姻、低工资、黑社会、威胁与承诺、政治腐败等方方面面。全书语言通俗,实例丰富,逻辑清晰,妙论迭出。
无论是专业读者还是非专业读者,只要是对社会问题有好奇心,都可以从本书中获益匪浅,加深对社会问题的理解。一般大众更可以通过阅读本书,掌握博弈的理性方法,避免因“无知”而犯错,生活得更智慧、更幸福。
07
《经济学是什么》
作者:梁小民
在市场经济中人人都应该有基本的经济学修养,这有助于每一个人做出理性的决策,更影响到个人和家庭的幸福生活指数、社会和国家的安定和谐。《经济学是什么》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实例与枯燥的经济学学科知识融会贯通,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很好地提升了读者对经济学学科和经济学现象的认知和判断。在形式上,本书也做到了图文并茂,内有70多幅插图,直观形象地帮助读者理解经济学常识。
08
《穿越历史聊经济》
作者: 汪凌燕 / 汪通
通天人之际,达古今之变。一部二十四史,帝王将相读出来的,往往是尔虞我诈和经略权变,而在经济学家的眼中,却是很多当代经济理论的预演。
东西两汉煌煌四百余年,明君贤臣辈出,文治武功均可称道,可知其在货币理论上的大胆实践,也让人叹为观止?诸葛亮万世臣表,文武全才,可知在另一个战场:国家经济方面,也不遑多让?北魏孝文帝迁都的计划中,又潜藏着什么博弈论的道理?这些问题,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本书从经济学、金融学的角度来看历史,展现了一个同样惊心动魄而又别开生面的视角。
09
《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修订版)》
作者:董志勇
2017年,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为行为经济学再度摘得了诺奖桂冠,作为一门新兴的前沿学科,行为经济学并不多用复杂的模型和高深的理论来分析经济问题,而是交叉运用了社会学、心理学和行为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帮助人们认识真实世界,将传统经济学中理性的、自私的、追求自身效用的理性人,还原成现实生活中非理性的、有情感的、受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影响甚至支配的“有血有肉”的人,因而被称为“更人性化”的经济学。
《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修订本)》用通俗化的语言和生活中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行为经济学的真实魅力和人性光辉,书中对近百条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初步的介绍,用五十多个生活中和文学作品中的小故事帮助读者理解那些常见的“非理性”之谜,以避免落入非理性行为的误区,每章之后更有详细而贴心的“生活小贴士”,为日常的经济决策提供启发与建议。
10
《创新的资本逻辑(第二版)》
作者:田轩
《创新的资本逻辑(第二版)》是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田轩的经典著作,也是金融与企业创新研究领域的代表作品。《创新的资本逻辑》通过国际比较的视野,剖析了中国场景下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影响企业科技创新的作用机制、特征和结果。书中主要观点和结论均来自发表于国际金融学和经济学期刊的论文,经过严格、苛刻的反复论证,对当前中国经济、制度建设、市场运行具有深远意义。
第二版中,作者对原书内容做了大幅调整和充实,对多个章节进行更新,并根据研究成果增加了四章内容。新版对企业财务披露是否越频繁越好、企业地理位置如何影响创新绩效、开放资本市场有哪些利弊、制度创新如何激励企业创新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加入一章金融与创新领域十分全面的文献综述,回顾了该领域近200篇文献。此外,新版保留了版中计量经济学方法、著名经济学家的专栏介绍,以及基于中国场景的迷你案例和数据分析,在写作上兼顾严谨性和可读性。
11
《行为金融学通识》
作者: [美] 迈尔·斯塔特曼
译者: 贺京同 / 高林
本书作者迈尔·斯塔特曼是行为金融学领域公认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他的《行为金融学通识》是一部写给“普通人”的通识论著,亦是一部逻辑清晰、匠心独到的行为金融学教科书。
在书中,作者构建了第二代行为金融学基石,将金融学的分析前提推进至“普通人”,融入关于人们的欲望,以及认知和情绪捷径与错误的知识。帮助读者识别欲望、纠正错误,理解市场和投资者的行为规律,更好地做出投资决策。
本书打开了投资心理学、认知科学和行为金融学的新局面,揭示了投资人和市场行动背后的经济学、心理学原理,是踏入行为金融学大门的之作。
12
《美国货币史:1867—1960》
作者: [美] 米尔顿·弗里德曼 / [美] 安娜·J·施瓦茨
译者: 巴曙松 等
本书以货币存量为主线,研究了美国1867—1960年近一个世纪的货币发展历程,及其对美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作者通过对货币供应变化和通胀水平的因果关系的细致描绘,证明了货币政策对于一国经济运行的深远影响,尤其是货币在稳定经济周期中的重要地位。全书将繁杂详尽的历史统计材料与具有敏锐洞察力的经济分析完美地融于一体。书中许多视角独特的分析以及具有开创性的研究结论,例如作者关于1929—1933年大萧条的分析和解释,转变了人们的观念,深化了全球金融界对金融市场的理解。
该书被公认为是弗里德曼的影响最为深远和突出的成就之一,是20世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不仅是经济学者不可或缺的研究参考文献,而且对于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特别是理解全球金融动荡及其政策走向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3
《数字金融革命:中国经验及启示》
作者: 黄益平 / [美] 杜大伟(David Dollar)
从移动支付到在线投资,从科技巨头金融服务到数字保险,从开放银行到数字货币,中国在许多业务领域都处于数字金融这场新革命的前沿。中国数字金融发展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普惠性——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数亿人可以同时获得金融服务,而不管他们身在何处。数字金融发展对就业、收入分配、消费者福利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几乎所有的数字金融商业模式都还相当年轻,效率和可靠性需要通过经济和金融周期以及在不同的商业环境中进行测试。同时,它还带来了一些新的风险,还需要对此采取新的金融监管方式。本书主要围绕中国的数字金融实践,总结经验、分析挑战并给出建议,向读者展示了这场由中国引领的普惠金融创新浪潮。
14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60周年纪念版)》
作者: [美] 冯·诺伊曼 / [美] 摩根斯坦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60周年纪念版)》所研究问题的本质和所使用的技巧是运用纯粹的数学分析方法。但内容并非晦涩难懂,而是运用的大多是初等数学知识——集合论线性几何和群论的一些概念在这本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书是博弈论学科的奠基性著作,系统地将博弈论引入经济学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博弈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大体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博弈论逐渐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成为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可以应用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许多学科。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广泛应用深深地影响了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成为经济学家的分析工具之一,多位博弈论专家也因对博弈论的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博弈论获得了经济学的中心地位,成为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谈谈今天的书单中你最感兴趣的那本
2位幸运读者将获得赠书
-End-
书单排名不分先后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scb01@pup.cn
# 往 期 精 彩 回 顾 #
往期推荐
▼点击名片 ⭐标关注我们▼
点赞、在看和收藏